创新驱动,增值服务:浙江省探索“浙里惠民保”集成创新改革

引言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推动实现共同富裕,近年来,浙江省积极探索发展“惠民保”等补充医疗保障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、分析问题、展望未来,近日,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在绍兴举办了“浙里惠民保”集成创新改革研讨会。来自各地市医保局、医疗机构、商保公司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齐聚一堂,共商“浙里惠民保”发展大计。

“浙里惠民保”运行情况分析

会议首先对“浙里惠民保”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。自2020年推出以来,“浙里惠民保”参保人数逐年攀升,保障水平不断提高,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例如保障责任与基本医保衔接不够紧密、产品设计有待优化、运行机制尚需完善等。

专家观点及经验分享

针对“浙里惠民保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,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复旦大学、山东省淄博市医保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,分别就“惠民保”可持续发展的逻辑、“沪惠保”运营实践经验、“淄博齐惠保”增值服务实践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,为“浙里惠民保”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。专家们建议,要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,不断优化产品设计,提升服务水平,推动“惠民保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。

参会代表交流讨论

在交流讨论环节,各地市医保局、省金融监管部门、医疗机构、保险公司、浙江大学等单位的代表,围绕如何结合门诊共济改革,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探索,设计多档可选、多缴多赔的产品,促进“惠民保”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代表们一致认为,要加强部门联动,形成工作合力,共同推动“浙里惠民保”健康发展。

会议总结与展望

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杨烨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要准确把握“惠民保”的定位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。要加强调查研究,学习借鉴先进经验,不断完善“浙里惠民保”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。要加强宣传引导,提高群众参保意识,扩大“浙里惠民保”覆盖面,为实现“病有所医、医有所保”贡献力量。